霸王龙(港台译名:暴龙,其学名中的tyrannos,在希腊语中意思是"暴君"saurus则是蜥蜴,从字面理解的意思是残暴的暴君蜥蜴)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。是史上最庞大的陆地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。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,体长11.5~14.7米。平均臀部高度4米。最高臀高可达到5.2米左右(拉直),头高最高6米。平均体重8吨,(生态平均7.6吨),最重预计14.85吨,头部长度1.2-1.55米。咬合力有史以来居陆地生物第一(咬合力最大可达15万—20万牛顿左右),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。是北美洲食物链的顶端。
霸王龙的正模(正模的意思是确认这种动物身份的标本),由巴纳姆·布朗在1902年发现于蒙大拿州,并在1905年出土,最初的编号AMNH 973,后因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害怕被战争损毁,出售给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,编号修改为CM 9380,化石包含大部分头骨,脊椎骨,肋骨,尾椎骨,肩胛骨,肱骨,一个较为完整的骨盆,后肢包括股骨,胫骨等等,虽然它是霸王龙的正模,但却不是首先被挖掘出来的霸王龙标本。该标本的肱骨让科学家知道霸王龙有短小的前肢,但由于没有发现指骨,霸王龙被长期重建为3个手指的形象,类似异特龙。由于没有发现完整的头骨化石,也极大的参考了异特龙的头骨,从那时起,霸王龙被重建为直立的怪物。CM 9380体长12.5米,体重9.5吨。
巴纳姆·布朗在蒙大拿州发现了一个身体部分非常完整的霸王龙标本,约有48%的完整度,143块骨头,完整度排第四,虽然没有发现四肢化石,但身体部分几乎完整,这个标本的头骨非常完整,科学家意识到CM 9380的重建是错误的,把它拆除了,颈椎也是完整的,科学家得知霸王龙具有不同于其它食肉龙的短粗脖子。这具霸王龙化石的意义非常重大,它是霸王龙的“形象代言人”,多数复原图都以AMNH 5027为准。体长12.2米,体重约9吨,现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。